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31日晚在北京继续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。
在峰会前的讨论中,习近平主席宣布:
中方将于2025年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(APEC)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。
关于这一宣布的关键信息和意义:
-
会议时间: 2025年,这将是继2001年上海APEC会议后,中国时隔24年再次主办这一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。
-
会议地点: 深圳,选择深圳作为主办城市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:
- 改革开放的窗口: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最成功的经济特区,是“中国奇迹”的典范,在此举办APEC,彰显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。
- 创新活力的代表: 深圳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创新中心,汇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,这体现了中国对创新驱动发展和数字经济合作的重视。
- 连接世界的枢纽: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,深圳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枢纽,契合APEC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宗旨。
-
重要背景: 这次宣布是在全球努力从新冠疫情中复苏、世界经济面临不确定性、多边主义受到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,中国再次主办APEC,旨在:
- 凝聚亚太共识: 与各成员共同推动构建开放包容、创新增长、互联互通、绿色发展的亚太命运共同体。
- 重振区域合作: 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复苏和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,推动落实《2040年APEC布特拉加亚愿景》。
- 展现大国担当: 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,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,为区域和世界繁荣稳定作出贡献的意愿。
中方宣布2025年在深圳举办APEC会议,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决定,它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外交活动,更是中国向世界传递继续深化改革开放、致力于亚太区域合作与和平发展的明确信号,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。
